沙龙会




      药品零售业并购圈地将持续 处方外流释放千亿级市场

      浏览量 :119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17-02-09

      医药网2月8日讯 “现有零售药店的连锁率还很低,药品零售市场的发展会逐渐从门店数量增长向连锁化集中度提升转变。未来三五年 ,仍是药店间整合 、并购、重组的黄金时代 。”日前,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做出预判 。

       
          2017年是中国药店连锁化的第22个年头。走过前期“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式的圈地并购 ,加上近两年老百姓 、一心堂、益丰药房等先后上市融资,PE 、VC等各路资本大举进入 ,我国药店并购重组进入井喷期,原本零散的药品零售市场迎来连锁率逐年攀升 。
       
          在这股并购潮背后,破除以药补医、实行零差率  、推进医药分开、两票制等医改政策的实施,使得公立医院的处方围墙逐步出现裂痕。如何在行业洗牌和专业化转型的双重夹击下谋得一席之地,是当前连锁药店绕不开的课题。
       
          并购圈地将持续
       
          在国内现有的医药零售格局中 ,老百姓大药房是少数拥有全国性自营药品零售网络的企业之一,2015年登陆资本市场 ,牢据第一梯队。
       
          与一心堂的“少区域高密度网点”和益丰药房的“以自建门店为主,兼并收购为辅”发展策略相比,老百姓大药房的并购式扩张策略更为凶猛,其营销网络的跨幅也更大。
       
          谢子龙告诉记者,在自营门店方面,老百姓大药房采取的是直营和加盟并行模式,“老百姓大药房”为直营门店 ,“老百姓健康药房”为加盟门店 。目前老百姓大药房在全国共计拥有1800余家直营门店。
       
          其中,分店加盟需要经过一系列流程:投资咨询 、实地考察、资格审核、签订合同、缴纳费用、总部培训、店面装修 、开业 。而加盟老百姓大药房的硬件门槛不低,包括100平方米房屋 ;有国家认可的药师或执业药师资格证;拥有经营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等。
       
          与此同时也大手笔开展并购。据不完全统计 ,老百姓大药房自2005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股权及资产收购 ,在上市前夕已达到17起 。登陆资本市场后,又斥资3.4亿元收购兰州惠仁堂65%股权 ,刷新连锁药店并购额最高纪录。
       
          谢子龙透露:“沙龙会在选择收购或并购对象时 ,坚持八个评估对象价值的指标,包括协同效应 、网络价值、提升空间 、各级市场的龙头企业等。另外坚持现有优势省份和城市优先、空白地级以上龙头企业优先的并购思路,以及多元化策略现金+股权支付,可根据合作方需求,选择对价款支付方式 。”
       
          其他连锁药店也没有停下跑马圈地的步伐。根据食药监局统计,2015年底全国零售连锁企业数量为4981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0.4万家,单体药店数量为24.3万家,连锁率45.5%。另据动脉网数据,我国零售药店的连锁率在2016年已届55%左右,达到历年以来最高。
       
          即便如此,我国零售药店连锁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以美国市场为例,零售药店连锁率在75%左右;集中度上,CVS 、Walgreens、Rite三家连锁药店巨头占据了美国药品零售市场75%以上份额,门店数量超过4000家 。而我国零售连锁药店数量前十占有的市场份额还相对较低 ,门店数量也达不到全国覆盖的标准。
       
          “规模化的并购只是过程,整合优化才是目的 。沙龙会抢占了多数省份布点管理总部的先机 ,并购整合方面才更容易发挥协同效应 。随着医药分开的推进,行业的专业服务价值将会日渐凸显 ,专业化服务也会成为药品零售行业未来转型成败的关键,并作为差异化竞争的根本。”谢子龙说。
       
          处方外流机遇
       
          在连锁药店跑马圈地的背后 ,受医药政策、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影响 ,药店也在探索多元化服务 ,尤其是大中型连锁药店 ,逐渐延伸至药事服务、药品配送、慢病管理、DTP药房、健康福利管理等 。
       
          康哲药业商务和零售事业部总经理骆旗指出:“处方药在药店的增长已经高于OTC的增长,很多工业制药企业开始重视零售端 。但国家这两年实行药品一致性评价,沙龙会看到是药品质量竞争会逐步替代价格竞争,意味着零售将来的发展是转变为服务专业化的过程 。”
       
          长期以来 ,公立医院在处方药市场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医院处方更是难以流出,处方药在药房销售中占比极低。但随着医药分家 、降低药占比、流通两票制等医改政策落地,处方外流已是大势所趋,将释放千亿级的市场。
       
          “从药店角度来看,是否影响医生收入将成为处方外流的重要因素。”谢子龙告诉记者,医院处方药价格将面临零差率、招标价格下降与按病种付费的三重压力。同时,提高诊疗费、鼓励多点执业和民营医院发展的三重引导,也将使院、批合作和院 、店合作的形势发生改变。
       
          相应的,药店也在思考如何提高专业服务和服务效率、寻找处方入口,并开展与医院 、医生、药厂合作。记者注意到 ,上市连锁药店早已试水连接药品批发和终端医疗服务,初步实现连锁药店的服务化转型。
       
          其中,老百姓大药房试点建设了9家“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生活馆” ,以高血压危险分级管理和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为核心开展慢病管理 ;益丰药房非公开发行筹集资金建设O2O健康云服务平台项目,并在大中型门店开始试点开设中西医综合门诊部;一心堂则牵手健康之路 ,通过后者旗下的小薇问药探索构建“医+药”融合。
       
          谢子龙告诉记者 :“慢病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 ,单从糖尿病一项来看,医生对患者的比例是1:500 ,未来慢病服务从医院流向零售渠道是必然趋势 。从国外经验来看,GSP管理、品类管理、慢病管理、处方药转OTC销售等是零售的热门词,这也相应要求连锁的管控能力和店员素质要提高。”
       
          骆旗则进一步指出,“购药的便利性和诊疗服务的便利性在患者中间的结合点越来越高 ,未来到底是医疗机构替代,还是零售药店同样做医疗服务,这是药品零售业发展******的焦点 。”


      热线电话(办公室) 0838-5106622
      不良反应(工作日) 0838-5102216
      人力资源 0838-5581887
      表单大师
      问卷星



        XML地图